话剧《铁流东进》首演:新四军通信兵的铁血传奇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4月13日,新创话剧《铁流东进》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揭开了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序幕。这部作品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的小说《最后的电波》,聚焦全民抗战时期新四军通信兵的战斗生活,以“全男班”阵容塑造铁军群像。

“为烈士立碑,为人民立传”,话剧《铁流东进》由编剧查文白、钟鸣,导演查文浩等主创联袂打造,演员侯岩松、田征、王挺等组成了舞台上的“铁军三团”。

“时代衔接”:红色大戏走进年轻观众内心

4月13日晚,观众走进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投影纱幕,上面循环闪过摩尔斯密码和老式发报机的影像。这种现代科技手段巧妙地将无线电报时代的红色剧情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观众连接起来。

青年导演查文浩,曾出演《觉醒年代》中的邓中夏,此次他将让年轻观众“爱看”红色大戏作为创作出发点之一。舞台上,摩尔斯密码与新四军臂章交替出现,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全方位调动感官:“快板书”活画电键敲击

演员们将战斗与发报动作高度凝练化,通讯班战士将应答器绑缚在大腿上,敲击电键的动作活画成击打快板,渲染出战场氛围。舞台上转台不停旋转,战士在枪炮声中倒下,但一杆鲜红的旗帜始终屹立。

“军人离开战场有两种方式,凯旋或是牺牲。他是第三种,活着。”话剧通过李安本孙子的视角,揭开了一段铁血往事。

唤起时代共鸣:讲好“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话剧将电波的形态具象成圆形,与旋转舞台融为一体,诗意地展现了电波与铁军的关系。音乐中融入摩尔斯电码元素,男声合唱贯穿整首歌曲。

主演侯岩松将戏曲功底融入角色塑造,李安本从“兵痞”到英雄的蜕变令人动容。青年演员张真源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他饰演的“小柴火”全程用重庆话表演,展现了新四军的鲜活形象。

剧末,李安本通过空白电文告诉战友们:“我要替你们好好活着。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一幕打动了所有观众。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