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娃娃风靡年轻人:游戏周边成新宠,消费数万元
买个游戏周边,一不小心“当妈”了
20岁的小胡2022年9月入坑棉花娃娃,目前已经买了78只娃娃,花费了4万多元。入“娃坑”的契机,与她在手游《光与夜之恋》中最喜欢的虚拟角色萧逸有关。
“因为很喜欢游戏角色,看到他的棉花娃娃就会想拥有。”小胡说,与其他游戏周边不同的是,以角色为原型的棉花娃娃能够提供更多情绪价值。“因为娃娃可以抱在怀里,有陪伴的作用,时间长了我会真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有‘当妈’的感觉。”
小胡十分珍惜棉花娃娃,不仅经常带娃娃出门,还会定期养护。“一段时间娃娃会变得有点脏,我就会把他送出去洗澡,顺便换一下里面的棉花。娃不在身边的时间,我就希望有另外的娃娃来陪我,就这样越买越多了。”
价格炒高76倍,米哈游等盯上“娃妈”钱包
小胡前述的一番赏娃娃,是《光与夜之恋》官方与日本娱乐公司万代合作推出一番赏活动中的奖品之一。一番赏为抽奖形式发售,抽一次为58元,可随机获得电子蜡烛灯、玻璃杯、小方巾等商品,特别奖则是游戏内主要角色的玩偶,即棉花娃娃。
由于特别奖数量极少,每个角色的娃娃在一套65个抽奖名额中仅有两个,所以在二手市场被炒上了高价。中新经纬查询二手电商平台看到,萧逸一番赏娃娃的二手价格多在2000元以上,也有4500元的超高价,比起原价58元高出了76倍,溢价势头堪比盲盒里的隐藏款。
定制工期漫长,若圈钱跑路谁担责?
由于大量棉花娃娃为消费者自行组团向厂家定制,在交付过程中的风险也凸显了出来。
“娃圈”也不时出现组织者收到货款后“跑路”的情况。小胡称,爱好者们在网上自发组织定制棉花娃娃时,提前预付全款并确认收货已是圈内不成文的规则。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组织者收取拼团金额后“跑路”的行为,涉及欺诈、违反合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建议消费者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如使用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妥善保存与交易相关的所有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以备日后维权之需。